close

大家應該是愛地球的,所以大家就應該因為愛地球而去看「盧貝松之拯救地球」嗎?


一小時五十七分鐘坐在黑漆漆的高貴戲院裡,花了兩百九十元,的確感受到了浩瀚地球的雄壯與澎湃,歷經了五十六國的取景,保留下了線存在地球上的偉大與浩劫,會因為瞬間的畫面而有感動,也會因為攝人的震撼而冒出冷汗。但我實在感受不到這樣的影片,是不是可以被稱為「紀錄片」,我體會不到導演的觀點和態度,他記錄下了什麼樣的重大事件嗎?還是說,這片其實就是discovery的生態環保電影版,製片規模變大了,而且行銷方式也變得活靈活現起來了,但是回歸到影片本來來說,就是精采照片的集錦。

導演在拍攝手法上,非常引以為傲的直升機空拍,對他來說,這是最壯觀的視角,可以發揮出最大的視覺震撼。也許是他好大喜功的個性使然吧(他在taxi後兩集裡,不斷地好大喜功用了無關緊要的大爆破,與陸空軍支持拍攝的調度手腕),也自詡著可以偷渡了扮演上帝的角色,用上帝的視角去看地表上的芸芸眾生,當然不可諱言的,高聳參天的雪山稜線、純淨雪白的北極冰原、黃沙滾滾的沙漠…等,都因為由上而下的俯角拍攝,而展露出最誘惑的魅力。

當拍攝出人,或是人與環境的影響時,卻因為高高在上的視角,顯得有點事不關己,畢竟環保議題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,當鏡頭沒有貼近人或環境,當態度依舊還是保持高人一等,就感受來說,還是呈現著完美的視覺,卻是流露出木然的無情。

近乎兩個小時的電影,實在擁有太多的雄心壯志了,想要一口氣說完,地球演進、人的誕生和環境破壞。而環境破壞又自命不凡地含括了人口膨脹、糧食短缺、基因改造、生物滅絕、地球暖化、資源枯竭等議題,一路看下來也只是感覺到電影,好像都很盡力地去說到種種重大議題,但是都是蜻蜓點水般地點到為止,實在沒有拳拳到肉的震撼,甚至有些議題的觀點過於牽強不通,不知道是導演個人觀點,還是背後支援的金主贊助商存有些不同的觀點,這我也不得而知了。

這也不禁要為兩年前的「不願面對的真相」鼓鼓掌,因為「不」片是以氣候變遷為主軸,而牽扯出種種的環保議題,觀眾才會清楚閱聽到問題的起點,癥結和解決方法,相較之下,「盧」片就真的隱匿在眾多議題中游移,似有似無,猶真似幻地過了兩個小時,真是為他捏了把冷汗。

走出戲院那一秒,和畫面中出現第一句的旁白,當場活生生地就做了相當大的連結,「暗~~!配音好爛喔,死氣沉沉的」,的確,這樣的影片搭配上那樣的說慣了官腔的語氣,真的感受不到一點誠意和感動,更別說是深植在心裡的影響力了。但是也不能怪郝市長囉,也許就是在一堆馬屁的簇擁底下,也許他真的覺得他的言語很有某種的渲染力吧(瞌睡蟲渲染效應)!

撇開他的語氣不說,說實在的,就旁白翻譯也不是得這麼語意通順,感覺旁白開始要表達出一些觀點的時候,卻可以狠狠地劃下句號,甚至就直接挑接到下一段的議題,所以滯礙的文字斷句用法,又給了本片生硬指數,再加上一顆星。

丟個可以好好省思的問題…
要是不花電影票290元,你還能幹嘛?

去買一包鹽酥雞,回家看那住在深海大鳳梨的海綿智障,狂笑一晚。

還是去水準書局買一本「 百年愚行」,因為定價三百,誠品沒折扣,所以去水準書局買,搞不好會是七折優惠,剩下的錢還可以帶杯烏龍綠茶回家。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243092


或是捐款給WWF,幫助世界依然還存活的生物們
http://www.wwf.org/

不然就是花錢買有FAIRTRADE標誌的咖啡、棉花或是工藝品,直接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
http://www.fairtrade.org.uk/

不然就弄點有機的食物吃吃,養生保健兼愛地球
http://www.organic.org/

一切看你囉!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clai 的頭像
    marclai

    賴馬克 在飛

    marc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