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的行程實在是虛脫的累,睡一覺醒來之後,雖然不至於肌肉酸痛,但是總覺得整個人很累,而算是目前以來我騎過最硬,而且心理壓力最大的路程了。就算昨天待在亞瑟隘口休息一天也是不得閒,還是去走了兩條簡單的步道享受一下芬多精啊,奇怪了,每天在山上騎車不也難道是在吸收芬多精嗎?
而今天的路程也是八十多公里,雖然看似一路緩坡下到海岸線,但是哪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啊,還是早點出發來得比較保險。
這兩天住得是亞瑟隘口村,距離最高點亞瑟隘口還有十多公里,看這樣子今天還是有得爬了。帶著撐飽的肚子,再灌下一瓶「V拋兒」就全力衝去最高點吧!
果真沒錯,一出了村落就是條無盡的坡,一爬起坡來就想起了兩天前腿軟的冏,但忍一下好像撐過去也不是大問題,一公里、兩公里過去啦,都還是令人想要況吼的上坡。算算時間不到一個小時,眼前露出了天際線,灰黑的柏油路上就肩扛著透藍的天空,有希望反而讓動力更擴大,「看到了,就是它!」一根大石柱就佇立在眼前。
算算時間不過四十多分鐘就到最高點了,而這就是今天的重頭戲啊,怎麼突然心頭一陣失落,前戲都還在磨磨蹭蹭,高潮就「嘩啦」一聲提前趕到,無力地攤坐在路邊,並非是累了,而是高潮過後的空虛襲住身體動彈不得。
接著就是「今日我最爽」,一路的下坡。
而且看到這路標,眼淚都快要暴衝出來了,真的有多年媳婦熬成婆,一直上坡有下坡的感動啊
所謂16%的下坡,就正確的科學數字來說,我也一點不懂,但是我只知道就是一路時速五十狂飆下山,但一個不小心頓到「哭辣」,車都快要飛起來了的刺激快感。
「下坡無限好,只是時間短」,不用半小時就幾乎滑到了海拔三百公尺左右,回頭看看背後的山景已經縮得剩不到一個手掌大了。
下了山之後,遇見了一對從北島下來騎車的老年夫妻,他們從亞瑟隘口出發打算要繞半圈的南島再搭船回家去,而他們從年輕到老已經騎過南島很多遍了,只是每隔個幾年就想下來旅行一下,不過一起騎了輛協力車,看起來真的是有夠閃。
原本在山上的黃澄澄的荒草已經不復見了,過了山頭後,就是年雨量高達1000mm以上的西岸,覆在地表上的植物也都大大改變,樹木和草叢的比例大幅增加,並且還有很多之前在別的地區沒有見過的花花草草。
過了jackson小鎮後,就是一路繼續下滑到海平面,看著地圖這下子突然湧現了一個念頭,有條小路要繞進lake brunners,里程數會多加二十多公里,而且也不知道路況如何,但是就很想給它走一遭。如果只是走原路的話,我想我可以預測到接下來的平順和無聊吧。
似乎不用等到解答,自己就已經非自主性地彎進小路裡了。
活著常會面臨了這樣的分歧點,而其實好像只是「選擇」道閘門,儘管目的地或是終點站都死板板地在那,但各選了其中的閘門就會面臨到不同的過往風景,像是奇士勞斯基的「雙面薇若妮卡」,因為不同的路而相左了彼此的際遇。撇開際遇中的酸甜酷辣不說,要是的能享受當中過程和承受當下的遭遇,似乎是活著的第一王道。
也許一路騎來都是平順,甚至都是順暢的下坡,總好像缺少份驚奇和感動,如果活著是這樣的話,與其的意義會是在哪?擦肩過不同的路邊風景不也就是在旅行裡想要追求的那份未知嗎?
對於我來說,花了幾乎一年在紐西蘭閒晃打工的,當初的確是選擇了一條「偏路」在進行我的日子,而我也即將要返回台灣到我的正常軌道,眼前看來是花了一年在繞圈子,但是這一年的浪費卻可以值得一輩子分享品味,這樣想來,心理開通了一境芳草園地,而天空也在這時候,正在我要往的方向,開出了一片藍天,而風也夾帶著雲層,帶往東方的群山峻嶺間。
向著太陽西下的方向走,正自比像是夸父一般的執著,時間已經接近傍晚,而我還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,失去了預計中的平順,現在卻開始了上上下下的坡道,深怕騎在山陰處時,一個不注意就讓太陽沒入了海面,不時地抬起頭用哀求的眼神望的夕陽,真希望它可以稍稍放慢腳步,別又在棄我於黑暗裡啊!
沿著grey river左彎右拐,是錯覺還是眼花,不覺得里程表上的里程數到底有沒有在繼續增加中,但是,當海平面上出現了公路盡頭,再對照著理程表上的數字,不禁覺得我今天又經歷了一段破百的行程。
傍晚八點的夕照,在天空裡透出紫橙相間的交疊,或薄或厚的雲層加強了顏色的對比度,同時也替夕陽妝上了豐富立體感的彩妝,而映在海面上的粼粼閃光,更為我和天空之間拉近了親切感,海天與人得到瞬間的共鳴。
那顏色、那樣貌和那無與倫比是這麼地似曾相識,暗咐著該不會是輪迴之中的某次相遇吧,而當下卻又有緣再次重逢。那今晚就是在這greymouth住下了吧。
本篇文章參加 ★ 紐一夏送十萬★ 部落格徵文活動 活動網址: http://blog.liontravel.com/event/newzealand/index.aspx
- Jun 16 Tue 2009 18:00
單車旅行紐西蘭---0216-南島,難不倒啦!!-29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