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騎車旅行的時候,最愛的食物就是「香蕉」了,一來它便宜也吃得有飽足感,二來是其中所含的熱量和營養,可以補充騎車時體力的消耗,還可以防止抽筋的發生。所以,每次去到超市,除了要想今天要買什麼酒以外,就是要買個幾根香蕉。
只是在紐西蘭能買到的香蕉,都是從菲律賓進口過來的,雖然吃起來一樣是香蕉,但是在與台灣香蕉比較起來,香氣和口感咬勁上有點不同。後來回到台灣,不知不覺就愛上了這跟黃澄澄的東西,幾乎是天天早上就來上一根。
曾經台灣在五六零年代,號稱「香蕉王國」,出口到國外(日本)的外匯幾乎佔了國內出口外匯的三分之一。當時香蕉的主要生產地,集中在屏東的旗山一帶,因此家中有片香蕉園,就是高收入的代表,而當時看到穿著佈滿香蕉乳汁「香蕉衣」的蕉農,大家都知道那是「大戶人家」來著。
日本九州南部還有個「司門港」,是當年專門由台灣進口香蕉的入口港,因此現在到當地去觀光,還可以看到佇立在港邊造型怪異的「香蕉人」,就是為了要紀念當年香蕉進口的盛況。
但是好景不常,隨著外銷政策的改變以及香蕉剋星「黃熱病」的爆發,經過品種的改良後,卻也改變了香蕉的口感、香氣和品質。最大外銷國,日本轉而向菲律賓進口更大量且便宜的香蕉。
今年由於天氣提早轉熱,促使了香蕉的快速生長,但又因為前期的連日豪雨而導致品質不佳,影響了外銷的訂單,因而大量滯銷。產地的價格一降再降,為了就是要挽回最後一點血汗錢,看來這局勢似乎遏不可當了,降到了谷底的價格,讓農民不得不思考要不要採收?要採收就要付出人工的費用,更不用說要負擔了運送至市場的運費。寧願就這樣放到爛掉,或許省事得多。只是爛掉的不只是我們看到過熟而顯得黃澄澄的香蕉,而是當地農民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辛勞;噴灑農藥對於身體的累積傷害;擔心收成的勞心。不可言喻的痛,就刻畫在黝黑臉上的皺紋裡。
無奈問天,沒有回應…
- Jul 08 Thu 2010 02:55
來根香蕉吧!!一斤十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